近日,有著“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”之稱的第11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琶洲如期舉行。與往屆不同的是,本屆廣交會不再公布一期成交數據,改為閉幕時統一發布總體數據。不過,從多方渠道信息顯示來看,本屆廣交會成交情況不容樂觀。
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,又稱廣交會,創辦于1957年春季,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,迄今已有逾五十年歷史,是中國目前歷史最久、層次最高、規模最大、商品種類最全、國別地區最廣、到會客商最多、成交效果最好、信譽最佳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。廣交會由48個交易團組成,有數千家資信良好、實力雄厚的外貿公司、生產企業、科研院所、外商投資/獨資企業、私營企業參展。廣交會貿易方式靈活多樣,除傳統的看樣成交外,還舉辦網上交易會。廣交會以出口貿易為主,也做進口生意,還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,以及商檢、保險、運輸、廣告、咨詢等業務活動。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廣州,互通商情,增進誼。
廣交會一年分兩屆舉行,每屆分三期展出不同類別商品,成交總額占中國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。相較于以往廣交會人來熙往的盛況,本屆廣交會到會采購商報名約有近14 萬人,比上屆的21萬到會總人數減少了約33%。其中,以機電產品為主的110屆廣交會一期已于10月19日落下了帷幕,一期總成交額為237.5億美元,相比起上屆的230.3億美元,僅增長3%。
對于外貿經濟的低迷之勢,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坦承,因國外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,在今年第四季度以及至少到明年第一季度,我國進出口形勢相當嚴峻。而就在外貿市場顯露頹勢之時,我國的內貿市場卻在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拉動下,日漸繁榮起來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了月近20%的持續增長。
同時,國家還將采取更多、更有效的措施,促進城鄉居民消費能力的釋放,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,力爭逐步將我國建設成為消費大國。這種情況下,不少曾經的“外貿型”企業,正試圖調整發展重心,由外貿轉內銷,欲借內需強勁的勢頭,扶搖直上、大干一場。
然而,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畢竟是兩種不同的競爭環境,受觀念、運營模式、銷售渠道等等因素的制約,許多外貿企業在轉內銷時同樣也遭遇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。尤其是在過去幾封電子郵件就能拉到訂單的情況下,外貿企業所秉持的悶聲發大財的簡單經營思維,在應對國內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時,顯然不再適用。
外貿出口受阻,內銷市場又競爭激烈,在如此“內憂外患”的情況下,連日來,位于琶洲中洲中心的廣州龍獅營銷有限公司,接待了不少欲轉內銷的外貿企業,其中尤以家居、家電、休閑用品企業居多。大家皆表達了同樣的心聲,當前國內經濟勢頭喜人,即便外貿路線持續不變,國內市場也一定要大力開拓,甚至有幾家企業主,干脆打算改旗易幟,從此專做內貿市場。
面對日益興起的外貿轉內銷之風,龍獅營銷總經理楊奇先生坦言,盡管許多外貿產品的品質和功能都比國內的產品更加優良,但由于目前國內的家紡市場競爭已經進入到了品牌戰、產業鏈整合、渠道整合、資本運作階段,也就要求外貿企業必須具備更高的營銷與品牌運作能力,既要能夠熟知國內市場環境,又要能夠在產品、管理、渠道和銷售上做足文章,而這些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事情。
也就是說,當外貿企業在面對龐大的內銷市場時,要能夠挖掘產品或市場需求的熱點,實現系統創新和資源整合,培養和鍛煉一支能征善戰的營銷隊伍,建立起科學、嚴密的運作體系,如此,才能在內銷市場上獲得廣闊的施展空間,而這些,都需要外貿企業做足持久作戰的準備。
特別聲明: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侵犯到您的權益需要同本網聯系,我們會立即處理!投訴電話:020-89883179
我們將根據您的需求,提供適配的品牌營銷解決方案。